为了进一步提升我院学生的师德修养和专业能力,培养师范生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崇德书院举办了一系列的师范生成长训练营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实现自身专业化成长。
12月10日,崇德书院小学教育数学方向一百多名同学参加题为“‘讨论式’作业,让思维走向深入”的线上讲座,与淮安市基础教育名师、金湖县吴运铎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吴仔松老师共同探索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新路径。
吴老师认为,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作业多被视作对课堂内容的简单延伸,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育,而“讨论式”作业的新思路,可以通过开放性问题与任务,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巩固和深化知识,主动发现数学知识的本质及其内在逻辑,帮助他们构建清晰的知识体系,达成深度学习的目标。
“讨论式”作业设计聚焦于知识点,通过精心设计的话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揭示思维过程,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同时,该模式还强调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结构化思维,以及通过实验操作和生活实践的话题,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和情感认知。这一模式打破了传统作业的框架,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索者,在讨论与交流中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此次讲座不仅向同学们展示了“讨论式”作业模式在激发学习兴趣和提升核心素养方面的巨大效能,还为大家提供了审视数学作业的新视角,也深化了同学们对“双减”政策下提高教学质量的认识,更引导大家认识到“作业不在纸面上,更重要的作业是在心里,在人格的培育上”。
教育的真谛在于激发学生潜能,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书院将继续引领学生不断实践与思考,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懈探索,为基础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为推动创新创业和实践育人工作的深入展开,持续加强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深化低年级学生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认识与理解,12月11日,(教育学部)教育科学学院、崇德书院联合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专题组会,(教育学部)教育科学学院大创项目导师陆世奇博士开展宣讲,教育科学学院大创项目导师,崇德书院辅导员以及2023级与2024级学生参加了本次专题会议。
会议伊始,陆世奇向同学们详尽阐述了大创项目的起源、内涵及其意义。他强调,大创项目是学院为培养同学们科学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而设立的重要平台,通过参与大创项目,同学们不仅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还能够锻炼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组会还帮同学们细致梳理了历年大创项目的申报流程、立项标准、中期答辩及结题验收的关键时间节点与具体要求,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实操指南。
此次宣讲会不仅引导同学们深入了解项目规则和评审要求,加深同学们对于大创项目的认识,激发同学们参与创训的激情和动力,也为同学们创新创业尝试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更为我院202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学院将继续支持和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努力。
12月17日,未来教师班第二届“卓言杯”演讲比赛激情开讲,未来教师班全体成员参加比赛,班导师奚润、辅导员卢园园担任评委。此次活动旨在提升师范生演讲与表达技能,激发同学们读书思考、主动求知的热情,以演讲的方式推进班级在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素质教育方面的学习目标。
本次比赛以“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为主题,在全员备赛的基础上现场随机抽取若干位同学上台演讲。
比赛过程中,各位选手沉稳自信,旁征博引,以饱满的热情、流畅的语言和深刻的思考,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评委们根据演讲内容、语言表达、现场表现等多个方面,对选手们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评审,既肯定了每位演讲选手的优点和亮点,也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以演讲锻炼思维,让书香满溢校园。此次演讲比赛不仅是一次展示自我和锻炼能力的机会,更是一次对理想信念与人生追求的深刻反思和探讨。未来教师班将继续常态化举办提升师范生表达技能的系列活动,为班级同学提供更多的学习和成长机会,培养卓越的读书习惯、思维能力和表达技巧。
崇德书院将继续充分利用校内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为我院师范生提供贴近一线教学的机会,提升师范生的综合素质与教学实践能力,精进师范生的专业技能,为未来教师的职业发展道路打下坚实基础。
吴汝萍、袁润希、李雯慧、屠雨轩/文、图 王晶/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