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奖获得者风采展示(五)|王鸿怡:“读心术”修炼手册——一个心理学“魔法师”的成长秘籍

发布者:王岚发布时间:2025-02-26浏览次数:10

      王鸿怡,中共党员,崇德书院教育科学学院2021级应用心理普本班学生,曾任心理健康协会副会长、校纸藤花社副社长,现任班级心理委员。曾获6次校一等奖学金,2次校三好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益青春”支教专项先进个人,校心理健康工作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锲而不舍,笃学敏行

      “你会解梦吗?我最近睡眠不好,你能把我催眠吗?你现在是不是能洞悉我的想法,看我一眼就知道我在想什么?”

      在剥离读心术和犯罪侧写的外壳后,王鸿怡同学才真正找准自己的定位:仅有一腔热血是远远不够的,良好的学识素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是走得更远,惠及更多人的前提。

     于是,她坚持做到全力以赴,大学课程平均成绩保持92分以上,平均绩点4.23,一次性通过英语四六级、高中心理健康教资、PS初级设计师等。此外,还获批一项外观设计专利。

求真务实,砥志研思


      向前走,向外看。外部的风景吸引着初探心理学的王鸿怡。

      她曾认为科研活动对于本科生来说还过于遥远,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加入小组,经历了从寻找方向、选题到撰写项目书,制定研究计划再到完成结项报告,参加答辩的过程。原来,只要有志于学术,在本科阶段都可去尝试,去探索。

      王鸿怡同学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平台,走进了科研创新的天地。曾获得2022年全国大学生创新能力大赛产品创新赛道三等奖,2022、2024年“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校二、三等奖,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校三等奖等。参与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在张岩老师的指导下,尝试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究“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的风险感知对状态焦虑的影响机制,围绕大学生人群的健康素养进行学习和整合,为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并于2023年11月参与江苏省心理学大会与会上展贴报告。

实之于心,践之于行

      多去尝试,不断试错。大一下学期,她获得自己第一个奖项。试错的勇气也来源于此。

      从迎新晚会三场节目、到运动会、朗诵比赛、微课大赛、心理与行为在线实验精英赛,哪里有活动,哪里就有她的身影。这不仅让她获得“山香杯”第二届微课大赛特等奖、主题诵讲大赛二等奖、师范技能系列大赛三等奖、朗读好声音大赛高校组优秀奖等诸多荣誉,更让她不断反思和检索自己,在多维度地成长中探索心之所向。同时她也努力拓展自己专业素质,积极参与各项学科竞赛,获得全国高等院校英语能力大赛省赛三等奖、普译奖全国大学生英语写作大赛三等奖,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斩获三等奖。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她积极将个体的小我融入到集体的大我中,打破小我的禁锢。

      在担任班级干部期间,学生工作突出。作为2022-2023学年优良学风先进集体的主要参演人员,贡献班级获得省级先进集体荣誉的一份力量。

      从大一起就进入心理健康协会工作,一直做到副会长一职。围绕活动策划、部门管理双维发力,经手稿件超300份。同时在纸藤花社负责组织策划和讲师,参与南京市圆梦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圆梦教室计划、阳光心汇心公益支教活动,在石窑、镇南、接待寺等8个社区以及云南红河留下足迹,受邀于参加江苏省高校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展示活动。与成员组队报名创新创业大赛、三创赛等,推进项目落地。在校期间,曾3次被评为校“先进个人”、4次获评“优秀社员”。清晰的目标,扎实的态度构成了她青春画卷的底色。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

      心理人要学会走出去。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她寻找到了另一维度去延展生命的宽度。秉持以志愿服务诠释青年担当的理念,她志愿总时长共计860小时。连续四个假期参与一起云支教活动,跨越时空距离,用教育浸润心灵,荣获省级优秀志愿者称号,并在省级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斩获三等奖。2022年暑期实践发挥专业所长为社区设计特色公益课程,参与线上心理咨询服务,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她逐渐将心理学落实于生活,向外扩展。通过开展多类型心理团体辅导,设计行为学实验,拍摄家庭心理咨询微视频等多种途径,期望以满腔热爱点燃教育的火焰,浸润更多心灵。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展望未来,她仍将笃行不待,踔厉奋发,争取成为一名出色的心理工作者,积蓄能量,也能为他人传递能量。


王鸿怡/文、图     王晶/审核

联系我们
石湫校区
地址  /  南京市溧水区新河西路6号
邮编  /  211200
电话  / (025)56226900
草场门校区
地址  /  南京市鼓楼区北京西路77号
邮编  /  210013
电话  / (025)56226717
Copyright ©2024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崇德书院版权所有